东水门大桥施工技术创“6个世界纪录”
发布日期:2014-03-31
重庆“两江大桥”是公轨两用、桥隧一体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它由两座跨江大桥和一条连接隧道构成,是重庆的地标性建筑,东水门长江大桥是其组成部分之一。
东水门长江大桥位于渝中区与南岸区之间,距长江上游石板坡大桥和下游朝天门大桥的距离均为约3.35公里,路线全长1124.947米(以右线为准)。
2014年3月31日零时(星期日晚12点)通车。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主城核心区增添了又一跨越长江连接渝中区和南岸区的重要快捷通道和地标性城市景观。
与此同时,跨越嘉陵江的千厮门大桥和联系“两江大桥”的渝中连接隧道正抓紧推进施工,也将分期建成投用。
东水门长江大桥大桥的设计特点:
上、下两层公轨两用复合交通。上层桥面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下层桥面双线地铁,按轨道六号线技术标准预留条件;
大桥桥型为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梁桥。主桥长约858米,三跨布局,主跨445米,南边跨222.5米,北边跨190.5米,桥梁上、下双层布设桥面,桥面总宽24米;
大桥采用双主塔设计,塔柱为圆润的天梭造型。其中南塔总高172.61米,北塔总高162.49米。在大桥一高一矮两座主塔之间的两根路灯杆上,各安装一个雷达,为风力检测仪,快的测风力大小,慢的测风向,收集到的风力和风向两种数据传入信息收集和发射装置,发送到大桥监控中心。东水门大桥主墩位于砂岩出露区,属于稳定的岩石,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东水门大桥桥墩区抗震基本烈度为VI度,按VII级设防。东水门大桥桥墩呈八角形,能更好地分解撞击力,因此,施工起来难度很大。为了不让嘉陵江涨水时“倒灌”。施工单位在水下抢建桥墩时,把“钢围挡”建得更高,直径达34米,就像“大钢桶”,把江水挡在外面。
东水门大桥下桥面为轨道6号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预示着轨道6号线朝着竣工通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渝中半岛朝天门片区的第一座跨江大桥,其建成通车对疏散解放碑中心区域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东水门长江大桥的建成,有效的缩短了南岸区上新街、弹子石片区与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距离,能够有效促进两地间的融合,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上新街到解放碑不用再绕道石板坡长江大桥,至少可省时20分钟。
东水门大桥通车了,千厮门大桥进展如何?
千厮门大桥,连接渝中区和江北区,这两条大桥串起的整条线路为:从南岸上新街出发,经过渝中区小什字、沧白路,最后连接到江北嘴重庆科技馆。
千厮门大桥是单索面公轨两用斜拉梁桥,设计为“单塔桥”。是“公路+轨道”模式:上层设置人行道及双向四车道;下层是双向轨道线,轨道六号线将通过桥腹过江。
大桥到达江北嘴后,桥头就是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6号线大剧院站,附近就是重庆科技馆、重庆大剧院等。
另一端连接渝中区方向,有A、B匝道。
A匝道是上桥,让车辆从渝中区到江北嘴,从九尺坎口子开始,在沧龙渔府处下穿沧白路,在桥头钻出地面连接大桥,总长152.778米;B匝道是下桥,从九三学社和重庆演艺集团中间正对处下穿,到洪崖洞海盗船附近穿出,总长143.198米。
大桥匝道已于近日动工。大桥主体结构已基本建成,桥塔呈流线型,桥面横跨嘉陵江。施工人员正在做桥面系工程,如护栏的焊接、安装等,还将进行桥面铺装。
而贯穿渝中半岛,连接东水门大桥和千厮门大桥的“渝中连接隧道”也正在抓紧建设。这是一条连拱隧道,左洞长约720米、右洞长约711米,均为两车道。
目前,渝中连接隧道左洞掘进了约67米,右洞掘进了约200米。但通车还要等一段时间,预计在2015年。
随着已建成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即将建成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含渝中连接隧道),将极大改变渝中半岛“口袋”交通的现状,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同时,还将缓解石板坡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
“两江大桥”工程极具特殊性和技术难度,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一、同类桥型跨径世界第一;
二、索梁锚固形式为世界首次采用;
三、索塔锚吨位世界第一;
四、拉索为139根平行钢绞线,斜拉索吨位世界之最;
五、主塔采用空间曲面构造形式,外轮廓为天梭造型,具有独创景观效果;
六、主桥塔下大吨位支座首次采用牛腿支撑方式。
首节段钢桁梁以托架作为承力设施,通纵横向滑移的方式架设完成。托架创造性地采用H型钢进行工装设计,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经济效果,施工方法获国家专利。